双甲之约福建行 梅葆玖先生收徒国光剧团刘珈后
- 时间:
- 浏览:745
- 来源:戏米学院
5月10日晚,由人民画报社与北京京剧院、宁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京剧演唱会在宁德市艺术馆剧场举行。省、市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据悉,今年适逢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本次演唱会旨在隆重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更好地传承京剧艺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现场,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先生展示了其手书的 “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书法作品。台湾政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先生亲自为此次活动题词。
演出现场,观众席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反响热烈。本次演出汇集了两岸优秀京剧艺术家,为宁德市民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京剧表演。台湾青年京剧演员刘珈后现场拜梅葆玖先生为师,简朴的现场拜师仪式令人感动。
梅葆玖先生收徒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来賓、朋友们:
今天我們從北京特意趕到福建,接受我國台灣的京劇演員劉珈后的拜師,心情特別的好。這是台灣和大陸兩岸一家親的體現。京劇和梅蘭芳是兩岸共有的精神財富。京剧是国粹,是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台湾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我今天接受劉珈后的拜师,不只是確立我們之間师生的关係,更重要是海峽兩岸一家人文化的共識和交流。我作為梅蘭芳的兒子,能在两岸文化交流中作为使者和桥梁,觉得非常自豪。 文化的交流是深入人心的交流,因此也是源远流长的交流。它將使我們兩岸同胞增加互信,共同担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父親梅蘭芳他是一个国家意识、传统意识很深的演员,他为人处世的儒家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这种坚贞不屈的爱国思想,完全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理想人格的影响而形成的。这和他演出《生死恨》的冲动感情的投入是一致的。他为什么能以这种损伤自己身体为代价的爱国行动,其崇高的气节和境界,无异于“为国捐躯”,我们如完全从文化视角看这件事,就会发现他这种坚贞不屈的爱国的“生死观”,完全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理想人格的影响。他的“生死观”和岳飞的“精忠报国”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样会流芳百世。‘蓄须明志’来自儒家理想人格的积极精神,有着巨大的影响,梅兰芳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每一位演员的一生的追求。
父親梅蘭芳他又是一个传统意识很深的演员,对梨园界的长辈有足够的敬畏感,他深刻的意识到,只有对传統的了解和继承,才是京剧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他的兴趣是更深刻的挖掘传統,他在他所演出的传統戏里,更尽心的思索适合自己的表演手段,适合自己观众的欣赏习惯,我们渴望梅派的第三代继承者,用自己的全身心力,在梅兰芳所留下来的传統精典剧目中找到自己的艺术感觉和自身的愉悦,别管人家怎么说,戏演得自己高兴,才是第一的。
梅派的表演要使观众体味到中国文化的气息,要让具有文化根基的观众,觉得我们梅派有深度,甚至深不可测,使观众觉得这个水袖有如‘吴带当风’,那一指法好像龙门石刻,不要太在意观众的喝彩,坚定信心不追求那种廉价的剧场效果。梅兰芳的魅力在于表演时,让观众随时随地进入文化,等到演出结束,观众慢慢咀嚼其中回味的时候,又会朝着回归文化的路途引进。希望刘珈后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时刻記住梅派的原則「移歩不換形」。我們师生一起把的原則上升到理性的自覺,我哀心希望刘珈后能和所有梅門弟子一样感同身受,更希望我們师生为此而共勉。
謝謝大家的光臨,謝謝!
梅葆玖
2014.5.10
注:讲话稿件由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迎先生提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京剧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