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隔33载重走恩师路 重庆市京剧团在中国大戏院唱响《玉堂春》
- 时间:
- 浏览:649
- 来源:戏米学院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也许你不了解京剧,但你多半熟悉这段小调。昨日晚,重庆市京剧团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唱响著名京剧《玉堂春》,戏院上下两层座无虚席,精彩演出赢得满堂喝彩。饰演苏三的程联群表示,师傅沈福存33年前在天津演出的《玉堂春》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她重走恩师路,带着学习多年的《玉堂春》向天津戏迷做“汇报”。
》》坚守
重走恩师路 传承传统戏
33年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的一出《玉堂春》在中国大戏院上演,迷倒了津门观众,火遍大江南北。33年后,带着恩师的教导和叮嘱,爱徒程联群将这出戏又带到中国大戏院,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和喝彩。
“这个戏一般很少演,因为太繁重了,光跪在那里就要唱50分钟。”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京剧团党总支书记程联群说,之所以选择这出戏,一个是因为庆祝建团60周年,想演剧团里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另一个原因是想重走恩师走过的路,向天津戏迷们“汇报”一下她多年的学习情况。
程联群表示,天津是京剧大码头,是一个特别喜欢传统戏的地方,观众也特别懂戏,这次剧团在天津演出了三出传统戏,希望让天津观众检验下重庆市京剧团在传承传统方面做得到底好不好。
》》坚持
近70岁老演员 早已把剧团当成家
舞台上,身着一席蓝色袍子的王锦声步伐矫健、沉稳有力,其实,他已经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演员了,但仍坚持上台演戏。
“今天这出《玉堂春》,我年轻的时候就一直陪着沈福存先生演,一两百场是有的,后来就陪着他的弟子联群演。我熟悉沈福存先生是怎么演的,演出时还能帮衬着点。”饰演刘秉义的国家一级演员王锦声退休后被剧团反聘,为演员们指导、排练,做舞台监督。9岁就进团的他,早就把剧团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重庆市京剧团干了近60年,看到如今政府给予剧团很多优惠扶持政策,剧团队伍逐渐整齐、壮大,他十分欣慰:“我愿意为这份事业也罢、职业也罢,从一而终地做下去,我很高兴。”
为了节省开支,巡演时间安排得十分密集,一个城市演出完就会当晚立即卸台装箱,赶往下一个城市。巡演进行了一半旅程,团队上上下下一百多人已十分疲惫。“早在今年4月剧团就开始准备团庆活动,刚结束又出来演,这三个月来大家都是超负荷运作。”程联群说,北京、天津的观众反响热烈,给了剧组动力,坚持做好接下来的每场演出。
》》坚定
继承古典美 传承现代美
辛苦付出换来了北京和天津观众的认可,昨晚演出,不少观众看到精彩之处鼓掌欢呼,还会跟着哼上几句。“13岁我就跟着母亲在中国大戏院看了沈老先生的《玉堂春》,当时沈老先生一开口,全场就轰动了。”听说沈福存的徒弟要来天津演这出戏,戏迷王先生早早就买好了票。
不少业界同行也闻声前来。“《玉堂春》表演得相当好,尤其是程联群,在全国找这么一个演员还真不好找,个头、扮相、嗓音,最难得的是唱出来的声音又甜又美又脆,这个很难得。”天津京剧院琴师吕玉勇曾经为重庆市京剧团的现代京剧《金锁记》设计过唱腔,对重庆市京剧团有所了解,他认为剧团的实力在全国都数得上。
北京、天津的演出成功,令剧团上上下下更加坚定了走“继承古典美,传承现代美”的发展道路。“这么些年来我们也是一直这么做的,高水平的继承,不断寻找市场,探索新的吸引青年人的路径。”程联群表示,接下来的两站演出,他们充满信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卫聪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