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聚石景山之李世英、王淼夫妇讲述李派唱腔艺术
- 时间:
- 浏览:865
- 来源:戏米学院
2014年7月18日下午,冒着36度以上的高温,白发苍苍的将近70岁的王淼和李多奎先生的女儿李世英来到石景山区文化馆,为同样顶着高温桑拿天的几百位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讲述了著名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艺术生涯和老旦艺术唱腔表演特色。
李多奎先生的女儿李世英首先向观众介绍了李(多奎)派艺术端庄大方、古朴厚重等特点。她谈到:李多奎虽然是唱功老旦,但仍然坚持练功不辍,不然像《滑油山》、《游六殿》这样的戏就拿不下来。同时,他还注重研究剧本和人物,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使他饰演的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从不以卖弄嗓音,用梨园行所不齿的“火车拉笛”等方式取悦观众,而是以情带腔,声情并茂地演人物,演剧情。
李世英女士以《金龟记﹒哭灵》和《游六殿》中的“见灵堂”、“刘青提在都城”的导板详述了李先生一波三折的演唱,同时又结合失去儿子的老妈妈和污损佛堂的老妇人之不同心境的特点来用腔的科学与贴切剧中人的方法。主讲人自拉自唱的示范演唱博得了观众们一阵一阵的热烈掌声。王淼先生谈到李多奎先生在唱功中的“一口气”绝活甚得戏迷的称誉,有人称赞他“一唱戏树上就掉洋钱”,主讲人说:这是他刻苦练功的基础所致,无冬无夏,李先生都坚持喊嗓子练功,由于严寒的天气,他的脚冻伤了,但仍然忍痛喊嗓子,从不懈怠。
李世英女士还以《钓金龟》中“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讲述了李多奎先生对慢板的演唱方法,以“母子分离却了鬼门关”一句强调了门字和关字的咬字与换气技巧。再以《遇皇后》中“想当年在皇宫何等安好”的慢板,将此剧的李后与前述的康氏作了比较,强调了区分不同人物,不同心境的演唱不能划上等号,要让戏迷用耳朵听出李后和康氏。李先生唱了一辈子《钓金龟》,一直要求自己演出人物的真实情感,演出康氏与张义的母子深厚的情感,演出平民意识。使人听来亲切感人。
李世英女士讲到了李先生练一口气的“绝窍”,就是让学生说出“一个葫芦一个把,两个葫芦两个把,三个……”李先生能一口气说出“四十七个葫芦”。他在旧社会天没亮时就去喊嗓子练功,还差点被警察当成坏人给抓走。那时街面上人烟稀少,猛地只有一个人出来确实让人怀疑。李先生教育子女与弟子“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自己率先垂范,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两位老人一个小时边唱边谈的讲座,深受戏迷的欢迎,台下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讲座后由中国戏曲学院著名李派老旦贾怀胤等演出了李派名剧《遇皇后》,使戏迷大过戏瘾。
第22期国粹京剧艺术讲座是由石景山区文化馆和中国京剧艺术网联合举办的,这已经成为京剧界和票友、戏迷所期盼的享名艺术讲座,为普及京剧艺术、培育观众作出了贡献。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京剧网
猜你喜欢